取消
浙江在线5月19日讯 家政服务行业事关居民幸福指数。这几年,家政服务行业获得长足进步,但还有难点待破题,还有一些关键症结待解开。比如,如何防范犯罪行为?准入制度怎么建立?由谁建立?如何建设家政服务行业诚信体系?如何纳入法制轨道等?从某种程度上说,准入制度、诚信体系建设是家政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。
浙江省政协日前举行的第十七次民生协商论坛上,就围绕“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”进行了探讨。在这场论坛上,提出了很多切合实际发展的好建议。对此,钱江晚报评论部两位评论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。
高路:准入门槛一定得建,比如什么样的人不能从事家政服务行业,什么样的中介应该被淘汰等等,应该有个明确的可操作标准,这样便于管理和规范市场。
张炳剑:目前家政从业人员的从业门槛很低,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,从业者的素质还比较低,这也是造成目前市场鱼龙混杂的一个主要原因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在于,目前来说,国内还缺乏对从业者的相关准入制度,以及相应的监督和惩戒机制。
至于如何建立准入制度,其实可以参照其他行业的做法。目前来看,从业资格认定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准入制度。不仅要让家政公司持证运营,也要让家政从业者持证上岗。一方面,由行业或者国家牵头,建立起一整套符合行业特点,以及从业者要求的从业资格认证及技能认定的流程和体系,设定一定的从业标准和门槛。另一方面,也要建立一套监督和惩戒的制度,对从业者的从业资格进行定期的审核。
高路:在多起保姆引发的刑事案件中,我们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点:信息严重不对称,基本处于盲选状态,很多时候也就只能以貌取人了。雇主不知道这个人值不值得信任,不知道受雇方提供的信息是真是假,也无从求证。相信中介吧,可是中介公司本身也同样面临信任危机。
另一方面,雇主的诚信度怎么样,被雇佣的人也不清楚,你不知我,我也不知你,大家碰运气。
正是家政市场的这些不确定性与居家保姆的安全高要求之间的落差,导致整个行业一直处于信任焦虑状态,这显然不利于整个行业发展。
张炳剑:从目前来看,中介还不能承担起对家政人员的审核责任,毕竟,在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,很难保证中介在利益的驱动下,不会做出“监守自盗”的事情。
诚信体系建设的难点就在于数据的打通。通过“互联网+家政管理”模式,建立家政服务领域信用“红名单”和“黑名单”制度,构建家政服务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,促进家政服务质量提升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高路:员工制可以尝试一下。员工制肯定比游兵散勇好管理,多了一道门槛也多了一层约束。员工制下也可以比较方便地引入职场上流行的背景调查制度,由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出具比较权威的报告。这份报告至少应该包括个人身份信息、个人信用信息、不良记录、专业资格、健康信息等。
张炳剑:一个行业要规范,立法是基础,在管理中,只有有法可依,才能管理有效。但仅有法律肯定也是不够的,很多时候有法不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,所以关键点还在于过程中的监督,以及事后的惩戒。